春色满江南 画笔写华章
艺术设计学院2023级190名学生在副院长李鸣楼和院长助理查俊晶,以及四位任课老师带领下,于3月10日至20日在这座出过明代首辅王鏊的千年古镇——苏州陆巷,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。青石板巷间跃动的画笔,茶山云雾中飞扬的速写本,为这座文化名镇平添了青春的诗意。
细雨润笔意 古巷探真章
当“倒春寒”携细雨造访东山,师生们的创作热忱却愈发炽烈。查俊晶带领教学团队冒雨穿梭指导,在雨打芭蕉的韵律中解析水粉用色技法,于烟雨迷蒙的巷口示范水墨皴擦。无论是细雨中的小巷,还是雨后的石板路,都成为了学生们笔下的灵感源泉。“雨丝在宣纸上晕开的层次,正是教科书里找不到的天然肌理。”2341班冯可一同学在速写本上这样记录。
茶山觅文脉 匠心传薪火
晨雾未散时,写生采风队伍已登上碧螺春茶园。探访茶农,亲身体验采茶乐趣,深入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日常,感受了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。指尖轻捻茶芽的新绿,鼻尖萦绕炒茶的焦香,这些鲜活的感知最终化作同学们笔下的系列画作。晚饭后的点评会上,多幅“古镇新韵”优秀写生作品,见证着传统技艺与现代美学的碰撞融合。
【锦旗映初心 艺路启新程】
写生采风结业仪式上,写生基地负责人从查俊晶手中接过“服务暖心 食宿满意”锦旗时,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。指导老师按照写生考核标准共评选出了50名优秀学员,并举行了颁奖仪式。每个班级都精心准备了节目,大家载歌载舞,气氛热烈,以表彰所有学生在采风期间的出色表现。
正如李鸣楼在总结中所说:“此次陆巷古镇写生采风意义非凡,这不仅是一次专业技能的锤炼,更是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爱专业情怀的生动实践。同学们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与传统文化魅力中,厚植爱国之情;在学院组织的集体活动里,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;在写生创作的过程中,深化对专业的热爱与追求。相信这段难忘经历,会成为学生们艺术道路上的宝贵财富,激励他们在未来创作中绽放更耀眼光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