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4日,智能制造学院开展了一场主题为“我的朋友圈”的沉浸式团体心理辅导活动。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学院2354班的学生家长—常州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、常州市新田家庭健康促进中心创办人田江春先生,通过“体验式学习+朋辈互助”模式,家校协同育人,带领学生完成了一场心灵成长之旅。
活动以“我来啦!”破冰游戏拉开帷幕。在田老师的引导下,同学们通过独特的肢体语言组合进行自我介绍,现场洋溢着青春的欢声笑语。随后开展的“生命光谱图”活动,学生们根据出生日期在地面排成波浪队形,意外发现同年同月同日生的“有缘人”,现场爆发出阵阵惊喜的欢呼声。
在“心灵对话”环节,“睡眠与梦”的主题分享引发强烈共鸣。学生们匿名写下自己的心理困扰,通过随机抽取卡片进行情境演绎。当看到“因父母频繁争吵失眠”的匿名倾诉时,田老师巧妙引导:“家庭关系需要每个人的智慧经营,我们可以成为家庭关系的调和剂。”这番话语让不少眼眶泛红的学生破涕为笑。
最具创意的“压力可视化”环节,学生们用彩泥捏出代表压力的具象化模型。有的同学捏出“书包山”,有的创作“手机漩涡”,还有人塑造“老师的粉笔头”。田老师组织大家进行压力模型改造,将“书包山”变成“知识城堡”,“手机漩涡”化作 “信息风帆”,现场逐渐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场域。
在“我的高光时刻”故事会上,李同学分享了在省技能大赛中克服手抖完成精密操作的经历。当他说到“我听到零件归位的咔嗒声时,突然明白坚持的意义”,现场自发响起热烈掌声。这种真实的生命叙事,让每个参与者都获得了心灵的滋养。
本次活动是智能制造学院“家校社”协同育人体系的重要一环,也是一次心理健康金沙2004路线js5的大胆尝试。后续学院将持续关注学生心理状态,通过朋辈互助机制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,为培养“阳光学生”提供全方位支持,正如田江春老师在总结时所说:“当我们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,每个生命都会绽放独特的光芒。”